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助推我國球根花卉產業化
不久前,由云南省科學技術廳組織實施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即“溫帶球根花卉及熱帶花卉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順利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組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針對我國球根花卉生產中的瓶頸問題,開展球根花卉關鍵技術研發與創新,獲得了一批創新成果,重點突破了阻礙球根花卉產業化生產的核心關鍵技術,大幅提高了我國球根花卉產業的自主化水平和效益。
據了解,從2007年6月開始實施的“溫帶球根花卉及熱帶花卉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總投資8037萬元,共有19家企事業單位參與,每月投入的研究工作量達4730人。通過三年多的實施,項目主要實施地云南省在百合、唐菖蒲、彩色馬蹄蓮等種球組培、脫毒、分選等國產化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以及球根花卉新品種研發及優質商品球、切花規模化生產技術改進和創新應用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項目成果顯著。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建立較為完善球根花卉育種科研體系,組建立了領先全國的球根花卉種質庫,構建常規育種、細胞與分子育種相結合的育種技術體系和人才團隊,選育出近百個具有市場前景良好的新品種,目前已申報了7個球根花卉品種保護,并投入規模化繁育,品種數量和推廣面積均居全國第一,打破了國外壟斷品種權的局面。
二是突破種球產業化技術瓶頸,重點研究了百合、彩色馬蹄蓮等種球國產化技術和生產標準,完成國家及行業標準14項,企業標準32項,百合培育2.5年成球率大于87.6%、馬蹄蓮和唐菖蒲培育2年成球率達到82.2%和85.7%,田間帶毒率小于5.4%。經對照檢測,自育種球質量與進口球相當,但價格僅為進口種的60%,種球國產化率從10%提高到40%以上,基本擺脫了我國花卉種球主要依賴進口的不利局面,切花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三是率先研制了球根采后處理系統。該項目實施過程中共申請了25項目專利,其中19項獲得國內發明專利,特別是在球根專用冷庫、分級機、計數器、滅菌機等設備的研究應用領域獲得多項專利授權,并在生產實踐中得到了應用,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實現了我國自主球根生產配套裝備的新突破。
四是項目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及良好的社會效益。近三年累計產生直接效益7.6億元。其中,示范生產百合種球1.09億粒、彩色馬蹄蓮2500萬粒、唐菖蒲1150萬粒生產成本降低50%以上,直接效益2.52億元;生產優質鮮切花8355萬支(百合4854萬支、彩色馬蹄蓮1305萬枝、唐菖蒲2196萬支),直接經濟達5.1億元。成果覆蓋面達全省種植面積的95%以上,帶動農民5000余戶,實現戶均增加收入3000~5000元/年,對提高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農民增收和調整產業結構發揮了重要作用。
百合等球根花卉是經濟價值最高的花卉種類之一,在我國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僅云南百合的種植面積就達2.4萬畝,每年的種球需求量在2.6億粒以上,并且需求量以10%的速度增加,市場需求量很大。國際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的實施有效推動我國球根花卉產業發展化進程,提高了產區球根花卉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和項目承擔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同時項目的實施還證明了在高海拔、冷涼地區進行種球規模化擴繁生產是農民脫貧致富的好路子,對推動西南邊疆少數民族聚集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編輯:jade
相關閱讀
湖北:球根花卉冬日受青睞
初冬時節,正是水仙花、風信子、郁金香等球根花卉的熱銷期。記者走訪花市發現,多彩的風信子最受青睞。 【詳細】
遼寧凌源市郁金香持續高價
從遼寧凌源花卉批發市場了解到,近期郁金香切花一直保持在每扎25元至32元的高價,且除了北方市場,在華東和華中地區都有不錯的銷量,‘世界真愛’等品種供不應求。【詳細】
漳州水仙花已全面上市
漳州市水仙花協會會長張文江告訴記者:“漳州九湖水仙花產區面積約7000多畝,商販8月份就開始收購水仙花頭,收獲的3000萬顆水仙花頭目前都已賣到商販手上,近幾日上市銷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