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用人文元素詮釋園林建設
把單純的植樹種草變?yōu)樗囆g造景,使園林品牌與園林文化有機結合。近年來,日照市住建委緊緊圍繞日照市“建設海洋特色新興城市”的戰(zhàn)略部署,著眼于鞏固“聯(lián)合國人居獎”創(chuàng)建成果,堅持以藝術的、美學的眼光審視園林工作,努力為市民創(chuàng)造了一批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文化氣息濃厚的休閑娛樂場所,有力地推動了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和人居環(huán)境的改善。
以文化為主線,繪出優(yōu)美詩意家園
文化內(nèi)涵是城市精神的體現(xiàn)。
我市按照“做細、做精、做美”城市景觀的要求,以園林景觀建設為載體,以園林文化塑造為脈絡,把地形處理、疊石理水、植物配置以及追求意境等造園手法和日照文化元素融入綠化建設中,建設了陽光海岸夢幻海灘公園、植物園、香店河等一批批精品工程。
目前,我市建成區(qū)綠化覆蓋率達到40.6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20.92平方米。
將日照文化融入園林建設。市住建委在陽光海岸夢幻海灘公園和植物園改造等重點園林工程建設過程中,將文化建園理念貫徹始終,積極融入日照文化元素。陽光海岸夢幻海灘公園映旭、浴月、臨濤、泊煙4個開放廣場分別突出日、月、水、云四個元素,廣場面層鋪裝、大理石臺階、擋浪墻均呈波浪形狀,與大海波濤渾然一體。建設了以海之韻為主題的景觀照明系統(tǒng),以不同風格的燈光展示了詩情畫意的海的韻味,讓游客在休閑娛樂中感受園林文化魅力。在植物園改造過程中,突出日照“昨天、今天、明天”三大文化,運用中國園林造園手法,按照“花街、水岸、文軸”進行功能分區(qū),通過花街分為南北兩區(qū),再由水岸及文軸進行串聯(lián)。建設了體現(xiàn)日照龍山文化、茶文化、海洋文化的立體植物雕塑,體現(xiàn)日照太陽文化的鑄銅雕塑,以及滿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書畫攝影展廳和園林植物科普教室。
同時,大量運用地形塑造、疊石理水、植物配置等中國園林造園手法,建設了富有文化韻味的竹園、梅園、松柏園等17個植物專類園。配置了黑松、銀杏和市花桂花等植物,凸顯了地方特色。采用植物木化石和羅漢松,展示植物進化的悠久歷史。通過這些手法,為市民提供了一處植物物種豐富、充滿文化意蘊的精品園林。
融入人文元素,提升城市品位
將人文元素融入城市園林建設中,文化變成了最亮的品牌和看點。
讓城市煥發(fā)青春,時刻充滿活力,使城市景觀風貌更具“靈性”的感染力,更好地展現(xiàn)城市的大氣、人文風采,凸現(xiàn)城市魅力,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
我市實施立體綠化工程,運用五色草、佛甲草等裝飾性綠植,在城市主要道路節(jié)點、廣場和重要綠地上制作以宜居日照、海豹戲球、出水海豚、造型帆船等立體植物雕塑,廣泛運用花樹、花柱、花箱、花墻及屋頂綠化等立體綠化形式,豐富植物景觀,以園藝形式和綠化景觀充分展現(xiàn)了日照生態(tài)宜居城市特色,詮釋了日照的水運文化和海洋文化。
編輯:jade
相關閱讀
香港為什么是中國最宜居城市?
當代知名作家汪曾祺曾在《香港的高樓和北京的大樹》里說,香港的高樓令人窒息,讓他無比懷念北京的大樹。后來,他又在《香港的鳥》里說,香港太城市化,只有居民手提的精致雙層鳥籠,沒有鳥能夠在這城市的天空自由地飛。【詳細】
羅華端:塑造宜居城市——新加坡的歷程
新加坡今天享有清潔的空氣、干凈的水、清潔的土地、高標準公共衛(wèi)生,新加坡也是世界上最清潔宜居城市之一。不過早期新加坡的情況并非如此【詳細】
銳評:宜居城市應該有大樹扎根的空間
27日夜間,不少地方遭遇了疾風驟雨。在齊魯晚報的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上,很多壹粉曬出了自己所在城市大樹被連根拔起的景象。個別倒下的大樹,砸到了停放在路邊的車,即便沒有諸如此類的經(jīng)濟損失,看到生長了多年的大樹一【詳細】
尹偉倫:濕地生態(tài)功能與宜居城市建設
2017年9月2日上午,在河北衡水舉行的濕地園林與生態(tài)城市建設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林業(yè)大學原校長尹偉倫發(fā)表題為《濕地生態(tài)功能與宜居城市建設》的主題演講。他提出,要針對當前人類存在的問題加強生態(tài)環(huán)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