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啟動促進植物學研究新計劃
據《科學》網站消息,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和戈登-貝蒂摩爾基金會(GBMF)近日啟動一項基礎植物學研究計劃,并公布了一份15人的入選領軍科學家名單,其中包括3位華人科學家。
在未來5年內,這些來自美國各地13個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將獲得HHMI和GBMF提供的7500萬美元研究經費,用于新的植物學研究項目。
HHMI和GBMF認為,啟動這項新的投資計劃至關重要。“我們選擇了一批杰出的植物科學家,他們將會在這一領域內作出非凡的貢獻,”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副總裁兼首席科學官員杰克·狄克遜說。目前,HHMI和GBMF正計劃開展對諸如小麥、玉米、番茄、擬南芥、苔蘚和藻類等植物品種進行研究,準備探索以下的一些課題:
——如何令光合作用更有效率?
——如何有效進行植物的無性繁殖?
——植物是如何感知溫度和晝長?植物又是如何利用這些信息來決定何時開花?
——植物如何控制根系的形態和功能?
——是什么使某些細菌能夠誘導植物產生疾病?
——植物如何識別有益菌和致病菌?
——激素如何控制植物從胚胎到衰老的生命周期?
GBMF的項目負責人、植物學家維基·錢德勒表示,“這些研究人員將獲得一些新的知識,甚至有可能在植物科學研究中一些最緊迫的挑戰面前,找到新的解決方案。HHMI和GBMF認為,植物研究帶來的一些新發現,將對人類社會所面臨并關注的一系列問題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一系列問題包括糧食生產、人類健康、環境保護和可再生能源等。
編輯:vivian
相關閱讀
調控植物光合作用新“開關”被發現
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調控植物光合作用的新“開關”,這項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成果,將有助于提高作物和生物燃料的產量。【詳細】
揭秘2.52億年前地球上90%的動植物滅絕原因
距今2.55億年前,我們的古生代地球以茂盛翠綠的森林而聞名,森林中都是高達30米的現代苔蘚和麻黃類植物的近親。長達2.5米的巨型千足蟲散布地面,翅展達0.7米的類蜻蜓昆蟲掠過天空,海洋中更是蜂擁著長達2米的類蝎子生物和長達10米、甚至更長的肉食魚類。 【詳細】
日本專家通過基因操作增強植物的光合作用
日本名古屋大學24日發表一份公報稱,其教授木下俊則率領的研究小組通過基因操作,擴大植物表皮上的氣孔,使植物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增強光合作用,植物產量也隨之增加。 【詳細】
日本科學家發現可調控光合作用的蛋白質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它利用陽光,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碳水化合物,并釋放出氧氣。這一過程是否可調控?日本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蛋白質能調控植物的光合作用,加強它的功能或許可以可促進光合作用,增加農作物產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