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歷史文化與園林綠化有機融合
夜幕降臨,水繪園風景區東大門廣場,總是聚集著許多市民,載歌載舞,十分愜意。“在這里鍛煉身體,有園、有景、有樹,更有好心情。”這就是市民顧宏如每天都來這邊鍛煉的原因。如皋有著1600年的歷史,文化古跡不乏其數。為了傳承歷史文化、有效保護文物古跡,我市在大力推進園林綠化建設、打造綠色城市的基礎上,不斷開拓思路,將歷史文化與園林綠化進行了有機結合,公園綠地文化品位顯著提升。
如果說,“南北東西皆水繪其中,秋巒葩卉,一一掩映,若繪畫然”的特色;明末清初才子冒襄(字辟疆)與金陵名妓董小宛的愛情故事,使得水繪園在海內外廣為流傳。那么,獨具特色的水繪園綠化景觀,更是令人如癡如醉。幾年來,在實施景區保護性修繕、擴建的同時,我市以景點為依托,以綠化為紐帶,塑造出了蘇北古典園林的風貌。水繪園內樹木高低錯落、一草一木都很講究,樹借窗成景,窗依樹成畫,樹居山為杰,山披木更秀,樹臨水而俊,水映樹成卷,山水相融,形成了樹在園中,景在林中,天人合一的水繪園人文風景特色。
每到周末,不少家長就會帶著孩子到內外城河風光帶游玩。古城如皋有內外兩道城河環繞,這在全國幾乎獨一無二。沿河從春秋射雉遺址,到落滿傳說的明代古橋迎春橋;從與古城同齡同歲的隋定慧寺,到名人輩出的風水寶地宋冒家巷;從冠甲江淮的道教名剎靈威觀,到紀念宋代名賢、大儒范仲淹的范公苑……如皋歷史底蘊如此深厚。我市在保護城河原有風貌的基礎上,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綠化格局。河流兩側,充分應用了鄉土樹種,喬灌木有機結合,繪制了一幅“雙水繞城城更秀,景映碧水水愈明”的如皋綠意圖。
東方大壽星園、紅十四軍公園、廉政廣場、人口文化園、法治廣場……多處具有鮮明特色的主題公園綠地如雨后春筍,拔地而起。近年來,我市以公園綠地為窗口,不斷挖掘文化元素,創新建設理念,展示如皋文化和地方特色,起到了較好的宣傳和展示作用。
東方大壽星園內芳草萋萋,佳木蔥蘢,處處蘊含長壽文化,景景揭示長壽奧秘,吸引了大批國內外游客“游古城、謁古剎、訪名園、賞盆景、品佳肴、拜壽星”。紅十四軍公園落成以來,吸引成千上萬游客前來參觀學習,迅速成為紅色旅游熱門景點。廉政廣場以喬木、亞喬木為主,樹木配置疏密相間,四季景觀富有變化,同時融入廉政文化,使廣場更具文化性,做到了景觀與文化的有機結合。以“人口、生命、和諧”為主題的人口文化園內,綠樹成蔭,芳草遍地,噴泉四射,雕塑栩栩如生,使廣大居民在散步或游玩的同時,隨時隨地了解人口和計劃生育知識。如皋“法治廣場”依托原有的安定廣場而建,注入大量法治元素和文化特色,巧妙利用地形、植物配置等建設而成,通過增設法治名言、法治人物雕塑、法治走廊等使“法治廣場”成為一處集休閑、健身、游憩、普法學習于一體的主題學習娛樂場所。
編輯:amon
相關閱讀
山東12個縣(市)達到省級園林城市標準
近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于對2018年省級園林城市(縣城)評價情況的通報》。 根據《山東省城市(縣城)園林綠化評價辦法》(魯建城建字〔2017〕18號)要求,我廳組織開展了2018年省級園林城市(縣城)評價工作,現【詳細】
安徽省召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
8月14日,住建廳在阜陽市召開了全省園林城市(縣城、城鎮)創建工作推進會。有關市、縣(區)園林綠化行業管理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會議邀請了中國城建設計研究院城鄉生態文明研究院院長王香春作如何推進城市園林綠化科學【詳細】
山西晉中:拉開綠化骨架營造園林化城市
近年來,山西晉中市委、市政府秉承“以人為本,綠色惠民”的生態園林建設理念,以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為載體,全面實施公園綠地、道路景觀、彩化美化、生產綠地建設,實現了城市園林綠地品質與數量的全面提升。【詳細】
城市水質不達標將取消園林城市等稱號
習慣了每月看看自己所在城市或者家鄉空氣質量排名的朋友,今后可能會多一份關注和“牽掛”——環保部日前正式印發實施《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技術規定(試行)》,這意味著水環境質量排行榜將在不久的將來跟公眾見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