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和胡同引入社會資金利大于弊
政協(xié)委員、北京文物局局長孔繁峙認為,地鐵站點的修建要和古都風貌統(tǒng)一結合起來,特別是已經修到“皇城內”的地鐵六號線、八號線。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名人故居、胡同、四合院等修繕保護??追敝耪J為,四合院和胡同的保護從單一的政府出資到引入市場概念,這給北京保護歷史文化名城風貌、解決四合院亂象問題,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孔繁峙認為,為修地鐵站,已經拆到了歷史保護街區(qū),地鐵站又大多沿街設置,必須特別注意,不能過于現(xiàn)代化,不能搞成高層建筑,修完地鐵站后,必須恢復到原有的風貌。
地鐵五號線雍和宮站做得非常好,基本和周邊環(huán)境有機融合,張自忠路站就有些問題,以后可能要重新設計。
好在規(guī)劃部門和地鐵建設部門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正在修建中的南鑼鼓巷、鼓樓站要特別注意。
相關新聞 北京2013年認定名人故居
2012年,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維修性拆除”一事引起社會震動,此類事件一再發(fā)生,很多人認為開發(fā)商鉆了名人故居認定標準缺乏的空子,孔繁峙透露,2013年北京要出臺《名人故居保護草案》地方性法規(guī),其中就包括認定的標準。
“哪些是名人,從元以后的那些品官算不算名人?現(xiàn)代人,比如莫言先生,算不算?”孔繁峙強調名人故居不是一個建筑概念,而是一個文化概念,對名人故居的判定,要綜合多方面因素,名人出生地、借住地等等,需要多個行業(yè)來評選,梅蘭芳是名人,時傳祥同樣也是名人,需要各個行業(yè)來評選。
盡管有關“名人故居”認定的爭議很大,孔繁峙建議,北京名城的歷史建筑都不要輕易拆也不要輕易改,歷史建筑的內涵在不斷積累,要先留著,要慢慢積累。
編輯:qij
相關閱讀
北京東城:一院一策打造“美麗院落”
曾經古色古香的老北京四合院,卻因年代久遠、幾代人長期同住一個屋檐下,而空間狹小局促、生活設施老舊、原有風貌漸失。今年,東城區(qū)各街道將選取試點平房區(qū)院落進行“微整治”,按照一院一策、分步推進的原則,打造一批風【詳細】
民宿設計:北京城里那些美到極致的四合院
南有吊腳樓,北有四合院【詳細】
Mufeeling花藝私廚大計劃: 北京四合院篇
十分開心這次接到四合院的邀請去大院子里做花藝私廚,改造下的現(xiàn)代四合院與花藝設計相融合綻放出了新的生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