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不做建筑 只造房子
他常常站在廢墟上,給學生講建筑學。
周邊遍是碎石瓦礫,沒有筆和講稿,卻能抑揚頓挫一整天。他或站或坐,一雙手,像極了指揮家,隨著音調的高低時起時落。每年春天,他都會帶學生去蘇州看園子,幾位好朋友分別從北京、上海、南京趕過去。在學生測繪、畫圖的時候,他們幾位就在一邊聊設計和教學。
30年前,他在東南大學讀書,建筑系。聰明、叛逆,酷愛讀書,思維活躍,“設計作業(yè)經常貼在櫥窗中,令同學們仰羨。”
20年前,他堅持做自己的建筑。在傳統(tǒng)與現代中掙扎。批判的人不少,苦與樂,喜與悲,“他卻能做到心無旁騖,專注如昨。”
10年前,他開始醒悟,懂得建筑的留白藝術,他試圖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一角,也是為中國傳統(tǒng)建筑留一方境地。院落旁,他巧妙地留出一片空地,供溪流、魚塘、茭白和蘆葦順勢而生。
1年前,他憑借獨樹一幟的建筑理念和建筑思想,摘得2012年度國際建筑界頂級建筑獎項“普利茲克”獎。該獎項被形象地稱為建筑界諾貝爾獎。
他是王澍,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建筑師。
在獲獎后與媒體的見面會上,王澍談了他的想法:我不做“建筑”,只做“房子”。房子是業(yè)余的建筑,業(yè)余的建筑只是不重要的建筑,專業(yè)建筑學的問題之一就是把建筑看得太重要。但是,房子比建筑更根本,它緊扣當下的生活,它是樸素的,通常是瑣碎的。比建筑更重要的是一個場所的人文氣息,比技術更重要的是樸素建構藝術中光輝燦爛的語言規(guī)范和思想。
王澍和夫人陸文宇
工作中的王澍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韓國光教 Galleria 百貨公司大樓
2020 年 3 月 25 日 – 由 OMA/克里斯·范杜恩(Chris van Duijn)設計的 Galleria 百貨公司在首爾南部的新市鎮(zhèn)光教正式開幕。 Galleria 光教店位于這新城市發(fā)展區(qū)的中心,周圍被高層住宅包圍著,石塊般的外形賦予其自然氣質,使之成為光教居民生活的一個焦點。【詳細】
從建筑看城市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是當今我國文化建設領域的重要工作,其意義和影響不言而喻。雖屬文化問題,但傳統(tǒng)文化的表現形式和物質載體則遍布于經濟社會的諸多領域。建筑文化就是其重要形式之一。建筑和城市規(guī)劃【詳細】
蘭州理工大學建筑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專業(yè)展開幕
5月26日上午,蘭州理工大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