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冶講壇】馬一鳴:規(guī)劃設計中的景觀基底
2016-11-30 10:33:16 作者:李安琪/整理 來源:中國風景園林網 瀏覽次數:
300萬人口的大都市,1922柯布西耶對巴黎城市改造的大膽設想。但這樣會消除城市長期以來形成的分型結構,以簡單的粗暴代替復雜的優(yōu)雅的城市結構,摧毀社區(qū)和街道的概念,帶來諸多嚴重的問題,好在沒有實現。這兩個的例子或是因為巨大的人口壓力或是出于特殊年代的行業(yè)風向,都是一種不留痕跡的全盤推翻。這兩個例子對于當代中國城市的發(fā)展和改造都太極端。
我們知道對于歷史的,文化的,地理的印記需要保留,傳承,那么如何保留,保留什么,又如何讓這些遺存元素給城市建設打一個底,指導和支持城市的發(fā)展呢?這種“基底”又如何轉化成景觀的呢?這是今天重點要討論的。就像這個草圖紙,每附上一層的意義就是要修正,改善,亦或是全新的嘗試,但下面那層底圖的重要性大家可想而知吧?基底的作用就是草圖紙下面的底圖。
然而這種有用的“基底”有時又是看不見的,或是隱藏的,需要我們細細的挖掘,就好像圖上這個荷蘭的農民...城市的建設更多的應該是疊加,而不是擦出。
編輯:lianqi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