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改善林業生態 發展林業經濟
林業生態服務功能評估價值達到3068億元;林業產業總產值662.2億元;境內再次出現小天鵝、中華秋沙鴨等珍貴鳥類蹤跡……重慶市林業局近日發布的《重慶市生態文明建設林業公報》顯示,重慶實施了一批林業重點工程,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林業經濟快速發展。
重慶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林業系統強化重慶作為長江流域重要生態屏障的認識,通過實施生態修復、生態保護、生態富民、生態服務、生態文化等林業五大行動,使全市林業生態文明建設邁上了新臺階。
記者了解到,重慶市林業生態建設主要包括森林、濕地和石漠化3大生態系統建設。在森林生態系統方面,到2015年,重慶市林地面積達到6551萬畝;全市完成營造林1885萬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增至6個。濕地生態系統方面,重慶市濕地面積達到310萬畝,建成濕地自然保護區12個。石漠化生態系統方面,水源涵養功能平均提高11%,水土侵蝕模數總體降低17.2%。
因地制宜發展林業產業是實現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記者了解到,重慶目前已基本形成以經濟林種植、花卉和其他觀賞植物種植、營造林、非木質林業種植等為重點的第一產業結構,以木竹加工、木質家具制造、木竹漿加工和非木質林產品加工制造為特色的第二產業結構,以林產品流通、林權流轉交易和生態旅游服務為主的第三產業結構。(記者 吳陸牧)
編輯:Anna安
相關閱讀
《2017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2017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年,也是全面實施《【詳細】
習近平全國生態環保大會講話引起熱烈反響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5月18日~19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詳細】
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根據這一精神,我們在發展旅游經濟時一定要堅持可持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