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跡小巷尋“寧”感 城市設計“更南京”
當外國建筑設計師邂逅六朝古都,會迸發(fā)出怎樣的靈感火花?眼下,在明孝陵博物館內(nèi),一場名為“南京視角”的展覽正在展出,來自智利、日本和瑞士的4名國際建筑設計師,從南京的名勝古跡、大街小巷中汲取靈感,對這座城市進行了獨特文化解讀與藝術創(chuàng)造。
“總統(tǒng)府”高聳的圓柱、深邃的回廊和精巧的拱門,愚園平直與曲折交替,開闊與幽深相間的江南園林,老門東“青磚小瓦馬頭墻”的明清建筑……都被建筑師勾勒成了一幅幅特寫素描畫,在突出表現(xiàn)墻壁、窗戶、走廊、圓柱等元素的基礎上,再用大塊明艷的紅、綠、藍、黃進行裝點,呈現(xiàn)出一種中西合璧、濃烈飽滿的視覺效果。來自智利的建筑師、哈佛大學和康奈爾大學客座教授Mauricio Pezo和Sofia Von Ellrichishausen,帶來了“色彩與空間”展,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駐足觀賞。
“邊緣空間(裝置)”展區(qū)則設在明孝陵博物館的戶外休憩區(qū)。記者看到一間用木條、梯子、網(wǎng)格和紗幔搭建的戶外茶室,風吹過來,白色紗幔隨風飄舞,影影綽綽,頗有“仙氣”。這件作品,由日本名古屋工業(yè)大學教授、2018年日本建筑學會賞得主五十嵐淳,和他的學生們實地考察了明孝陵后,根據(jù)其建筑、環(huán)境氣質(zhì)量身定做搭建而成。游人可以隨時掀開紗幔,進去小坐、喝茶,還可以攀上階梯,登高賞景。四周綠樹掩映,透過紗幔,舉目可見古色古香的展館建筑,格外空靈。
在“城市空間個性化表達”展中, 曾獲瑞士藝術獎的瑞士年輕建筑師Pascal Flammer,和他的學生一起為南京創(chuàng)作了許多“腦洞大開”的城市空間設計圖。比如在南京城市中心的地鐵站,打造一個地下博物館,讓人們在“城市森林”中享受探索的樂趣;又如為城中村的居民們設計一座四層小樓作為共享空間,讓他們在局促的生活中也能閱讀、賞景。
“4位國際建筑設計師和學生們花了20天,在南京實地考察了愚園、‘總統(tǒng)府’、中山陵等景區(qū),去了老門東、門西等老民居建筑群,以及市民公園、地鐵站、濱江等地,拍攝了很多照片。然后從中提取‘南京元素’,汲取創(chuàng)作靈感,畫下手稿設計圖,最終完成了這個展覽。”展覽主辦方,LABIRD國際設計工作坊相關負責人說,展覽將持續(xù)到本月17日。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jié),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濱水商業(yè)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qū)位于昌平區(qū)南邵鎮(zhèn),規(guī)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guī)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qū)控規(guī)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qū)、山水宜居典范城區(qū)、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qū)和智慧產(chǎn)研創(chuàng)新園區(qū)【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jù)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qū)(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